学校简介

  继承与发展

  在一代代创业者的开拓下,学校发展迅速,20世纪50年代末被称为“吉林省重点中学”。80年代学校以“实验性,研究型”的办学特色分类身于全国知名重点中学行列,被称为“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”和“全国德育先进”。进入21世纪以来,学校深化素质教育,实施文化管理,探索多元人才培养模式,实现跨越式发展,成为首批“吉林省示范性高中”,获得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状”。多年来,学校秉承“学术,创新,自觉,友善”的办学理念,树立“坚持理想,追求卓越,勇开风气,兼容并包”的附中精神,为海内外知名度高校和社会各界输送了近十万优秀人才,被誉为“吉林省基础教育的名片”

  学校现有自由,青华,明珠,净月,北京朝阳,新城六个校区,涵盖幼儿园,小学,初中,高中,国艺术部等多个学部,总面积40余万平方米,一线教职工1500余人,在校学生16000余名。其中自由校区,青华校区为学校高中部,实行一体化管理;明珠校区为学校初中部;净月校区为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,是“ K12 + 1”学校,2011年并入东北师大附中管理序列;北京朝阳校区为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与北京朝阳区教委合作竞赛的完全中学;新城校区为长舂市二十六中学,是2015年长春市南关区委托东北师大附中管理的初中学校。

  学术与课程

  在首任校长陈元晖先生提出“附中教师要做教育家,不要当教书匠”的指引下,一代代附中人立足学生发展专心从教,着眼教育规律潜心教研,形成了一支团队才高德馨,名师云集,结构合理的学术型教师队伍。校更积极创新教师培养模式,通过启动“元晖工程”,创立《东北师大附中学报》,举办“教师学术论坛”,支持专家型教师建设名师工作室等措施,建立学术型教师培养的“ 12345”工程,不断引领教师学术成长,提升教师专业素养,扩展教师教育视野,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家型好老师。

  学校深入整合课程资源,完善课程体系,优化课程结构,建立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现代化,国际化的“学技型”课程结构体系。以中国大学先修课为代表的拔尖创新人才课程;以剑桥大学技能拓展(SDP),集思堂创新思维训练为代表的国际直通课程;以附中通识课程,博雅学堂课程,学术锤炼课程为代表的多元化校本课程,以及正在建造的“智慧校园”带来创造的“互联网+”学习方式转变。这种臻于至善且富有学术性文化的课程体系,充分满足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。

  育人与交流

  长期以来,东北师大附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一直在省市位居第一,毕业生后续发展更是强势领先,在本地区乃这源于附中一直秉承“为学生一生奠基,对民族未来负责”的办学指导思想,坚持立德树人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探索形成“主体性德育实践课程体系”。学校致力教育创新,全面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改革,建设了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础理科,人文社科,工程创造,科技创新,语言文学,体育特长,艺术创意,国际理解等八大人才培养模式。

  学校先后建立了与美国,加拿大,英国,法国,德国,以色列,新加坡,日本,韩国,阿联酋等10余个国家的50个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,切实提升了教师培训,学生发展和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水平。学校于2012年建立了国际部,成为东北地区首家公立B高中,打开了可行的世界一流名校的快捷通道,让附中的教育与世界相连,让附中学子更加开放而自信

  尾声

  教育需要坚守,发展时不我待。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时代,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指导坚守“志存高远,学求博深”的校训以“学生为本,学者为先,学术为基,学风为要”为治校方略,坚持教育家办学,建设现代化,国际化的学术型中学,向着“扎根中国大地,建设世界一流中学”的目标阔步前行!

不能为空
学校开放日预约信息填写
不能为空
不能为空
验证码
不能为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