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小升初面试规律一览 家长分享小升初面试应考指南
来源:火种教育
时间:2023-08-31 19:20:41
上海小升初面试规律一览
小编整理了2016年小升初简历制作要领及一些模板,不会制作简历的孩子们就赶紧看过来吧!希望这些素材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《上海小升初面试规律一览》,更多有关小升初简历尽在。
上海小升初面试规律一览
1、文学知识方面的考查。
常考孩子关于历史、名著、典故、诗词的知识。例如老师会问:你能背诵一首苏轼的古诗吗?能将它想象成一个故事吗?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,一般学生能背 诵,但有时会出现背不完整,但有时会出现背不完整,或者忘记的现象,这说明平时积累不够。同时,像是"写出十本你所读过的中外文学名著,并选择自己喜欢的 一本推荐给大家""请你说出三国演义你最喜欢谁?为什么?"等,与四大名著有关的内容也是常考的知识。
2、生活能力的综合考查。
近几年的小升初面试,越来越贴近生活,很多时候面试,老师提出的问题,看似平淡,实则已经在不经意间考查了学生很多内容,比如:孩子的学习习惯、孩子的自理能力、孩子的家庭教育等方面。
例如:1)一个人在家时,家里电器着火,你应该()。
2)放学回到家里,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?
3)会不会做一些家务等问题。
3、自身能力的综合考查。
现在的学校不仅仅满足于成绩好的学生,而是希望学生自身能力也要强。比如:自我介绍、现场即兴演讲、即兴表演。这种题目就不仅仅是考查孩子的作文写的 怎么样,同时也在考查孩子的表达能力,组织能力,心里素质,文学素养等等。这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对自身的了解,考查到学生的反应能力、组织能力及表达能 力。
4、智商与情商的考查。
会考查一些需要我们动脑筋的问题,例如:在3、3、7、7四个数字间加入恰当的数学符号,使算是的结果等于24。这道题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观察能力。这样的题在奥数题中很常见,如何又快又准得把这样的题算好呢?这就要看平时下的功夫有多深了。
你感觉到幸福吗?你感觉到快乐?为什么?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吗?以上内容均包含口头表达能力测试。另有:给你两个活动,一项较简单,有奖品,一项较复杂,有更多奖品,看你选什么参加,并说出理由!
5、语文、数学、英语全面覆盖。
有的重点学校在面试的时候,既要考语文、英语,又要考数学,所以我们要多学科,多准备。
家长分享小升初面试应考指南
整理了2015年小升初面试相关内容给大家,希望能对大家带来帮助,小升初面试一直都是小升初中的重要一环,每一位家长和孩子都想有良好的发挥,当然很多东西是需要学习的,那么就跟小编一起来学习这些技巧吧!更多有关小升初面试资讯尽在。
家长分享小升初面试应考指南
对于小升初,面试前的充分准备将是决定孩子能否上名校的重要因素之一。有些培训机构瞄准这一商机,开设各种面试培训班;但也有不少家长自发当起“培训师”,模拟面试现场……
不过,让广大家长纠结不已的是:当面试家长的时候,很多家长都会被问到关于孩子的一些生活习惯、爱好,还有孩子的成长经历等。当问及孩子的优缺点时,很多家长往往不知如何回答……高调点吧,有点自吹自擂,作假的感觉;低调点吧,又怕学校对孩子的印象不好……
支持高调的家长:“某种程度来说,高调也是自信的一种表现”,“来都来了,不就搏一下嘛,当然要高调点。”
支持低调的家长:“还是低调点好,就像楼主说的,太高调的话,会让人觉得掺假。”
对于“小升初面试是高调还是低调?”这一疑问,小编整理了一些有经验的家长说法,希望对将面临小升初考研的孩子家长有所帮助!
家长看法:无论高调低调,勿忘“实事求是”
小升初面试,对于很多家长来说,不仅面试的是孩子,家长也要接受考验,很多家长在面试中都会被问到关于孩子的一些生活问题,还有孩子的成长经历等等,其中 当问到孩子的优缺点时却不知道该如何完美的表达,高调点说感觉有点自吹自擂,但如果低调,谦虚一点,又怕学校对孩子的印象不好,家长们确实要懂得拿捏。
但其实,不管“低调”还是“高调”,都是作为父母在对孩子的全力支持,也许表达方式很重要,但是“是金子总会有光芒”,即使低调也会让考官感受到孩子的优 秀。所以,不需要刻意“低调”或“高调”,表现真实的一面就可以,毕竟作为孩子,无所谓“优点”与“缺点”,实事求是其实是最好的!
“没有完美的孩子,优点缺点肯定都有的。该夸赞的要夸赞,不要不好意思,父母对孩子的爱护是天生的,也是无私的”;
“有哪些优点就说哪些优点,有哪些缺点就说哪些缺点(但也不要太老实,全说哦,说一两点就好了),缺点说完之后还可以对怎么改正或者提高做些一些补充说明”;
也许其实“态度很重要,一定要诚实,不要让老师觉得虚伪”,更有家长做了诗意的比拟:面试时要“像音乐一样有节有奏,有高音有低音,让考官终生铭记!”
“小小的人儿,能有什么明显的优点缺点,我不认为老实、自觉、规矩就是优点,我也不认为顽皮、好动就是缺点,面试时介绍的不过是孩子的性格特点、学习习 惯,不必太纠结吧。让老师觉得他们即将接受的是一个快乐、健康、积极的孩子就可以了。描述同一特点,可以用褒义词,也可以用中性词、贬义词,各位爸爸妈妈 注意尽量选用褒义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,联系邮箱:378992601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