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升初面试如何做好自我介绍 小升初面试诀窍:礼貌沉稳
来源:火种教育
时间:2023-06-30 10:09:12
2015小升初面试如何做好自我介绍
整理了2015年小升初面试相关内容给大家,希望能对大家带来帮助,小升初面试一直都是小升初中的重要一环,每一位家长和孩子都想有良好的发挥,当然很多东西是需要学习的,那么就跟小编一起来学习这些技巧吧!更多有关小升初面试资讯尽在。
2015小升初面试如何做好自我介绍
自我介绍虽然说的是学生自我情况,对学生来说没有难度,但是也要注意表达技巧,尽量向老师展示你积极阳光的一面,避免说话东拉西扯、没有逻辑,同时对老师要表现出足够的尊重。小升为大家提供以下小升初面试自我介绍范文,祝大家面试成功。
尊敬的各位老师:大家好!
我是来自xxxxxxxxxx小学的xxx.今天见到各位老师很高兴,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喜欢我!
六年里,我在那里快乐的学习、成长,也结识了许多朋友。我学习认真,上课认真听讲,课后认真完成作业,我的学习成绩也在班上很优异,老师们也特别喜欢我。
我是一个团结同学、积极向上、热爱运动的学生。
我的性格有点腼腆,有点缺乏自信,我要在新的学习环境里严格要求自己,努力在各方面做得更好,大胆的展现自己。
我在小学里学习成绩优异,团结同学,曾三年获得校优秀少先队员,三年获得校三好学生的称号。在课外活动中,曾获得过“全国青少年航海莫竞赛”江苏赛区一等奖。六年级,我还获得过综合知识竞赛一等奖。在初中里,我会继续努力。
我的兴趣爱好广泛,喜欢足球、篮球、看书、跆拳道等,因为我的体育很好,所以我一直在班级里担任体育委,每一次上体育课,我都认真的整队,带领同学们跑步,然后做准备活动,做好老师的小助手。这也让我两度被评为“体育之星”。
期望的初中生活就要开始了,我希望在新的年纪,新的学校和新的各位老师同学们相处融洽,学习愉快,一起度过快乐的3年初中生活。
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军事家,如果想成功,从现在开始一定要更加努力,越过重重困难,只要我努力,我相信梦想会离我越来越近。
谢谢大家!
小升初面试诀窍:礼貌沉稳 不变应万变
小编整理了2016年小升初简历制作要领及一些模板,不会制作简历的孩子们就赶紧看过来吧!希望这些素材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《小升初面试诀窍:礼貌沉稳 不变应万变》,更多有关小升初简历尽在。
小升初面试诀窍:礼貌沉稳 不变应万变
●现状扫描●
“小升初”面试主打“全能牌”
时下,不少家长说起“小升初”面试都慨叹,比自己找工作还有压力。有家长坦言:“小学升初中的孩子提前体验了社会上的人才筛选方式,如此正规的考试,既考查演讲水平、观察力、记忆力,又考查文化素养;不仅连大学自主招生达不到,就连很多大企业招聘也难以比肩。”市民刘女士担心,面试题的涉及面太广而无从下手准备,只好让孩子能学的就多学一点,尽量提前准备。
对此有关专家表示,“小升初”的面试内容因校而异,大体流程为自我介绍、学科知识问答,还有情商方面的问题。“你会选用哪个词语概括自己?”“你在课余时间都做什么?”“班上有没有比你优秀的同学,你怎么看待他们,你们之间的关系好吗?”“最近在看什么书,是关于什么内容的?”这些来自各学校的面试题内容既多样化又生活化,而且面面俱到;每个孩子的面试时间长达15到20分钟,某些重点学校甚至要求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,也成为“小升初”面试中的一大特点。
聚焦小升初“面经”
在众多家长交流论坛中,流传着不少小升初“面经”,其中有一则这样说道:考生“仪表穿着得体美观,问题回答清晰响亮,语文朗读声情并茂,英语对话不慌不忙,数学思维条理清晰,预先练习熟能生巧”。做到这些方能得到面试老师青睐。另有家长总结面试的“两个中心”是自信和有礼,“三个基本点”分别指代老师、孩子和家长,“五大形式”包括亲子同场形式、生活谈话形式、个人考查形式、中英混合形式和百科问答形式。
身为中学老师的徐女士陪女儿亲历了“小升初”面试,她认为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功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。“只要让孩子以平常心对待即可,切忌一再强调面试的重要性,以免孩子产生负面情绪。多鼓励、开导孩子,以最自然的方式自我呈现就可以。”徐女士和女儿在准备面试时,围绕小学生活中女儿印象最深的几件事进行讨论,比如她最喜欢的学科、将来最想从事的职业等话题,并指导她做出生动形象的表述,感受“模拟面试”;女儿也感觉这样的准备颇具针对性,使自己在面对老师的提问时能够自然地开口回答。
据了解,“小升初”面试中的常见问答题目包括自我介绍、自身优缺点认识、人际关系处理、评价家长以及对考生家长的提问。其中,考生在对自身缺点认识的讲述中应重点表明改正的决心并做出规划,同时态度要诚恳;评价父母对孩子来说具有一定难度,不妨通过事例说明家庭对自己的影响,可以谈生活上的照顾、学习上的帮助,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教育和品德上的言传身教等;提问父母是学校全面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,家长作答时应客观评价,阐述已采取的措施、已取得的成绩及未来的努力方向,此外要乐于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,从而让面试老师感受到家长的诚意。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,联系邮箱:3789926014@qq.com